
沈莉配资导航
民办校园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,更关乎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。相较于公办校园,部分民办校园存在逐利倾向可能干扰安全投入、管理体系不够健全、责任链条不够清晰等问题,给食品安全埋下隐患。抓好民办校园食品安全,必须以党建为引领,把党的政治优势、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,构建权责明晰、监管有力、保障到位的安全格局。
以党建压实责任链条,破解“重经营轻安全”难题。 部分民办校园存在“重招生、重效益,轻安全、轻管理”的倾向,导致食品安全责任落实“打折扣”。要推动党建与食品安全管理深度融合,明确民办校园党组织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,将食品安全纳入民办校园党组织重要议事日程,与教学管理、师资建设同部署、同检查、同考核。建立“党组织书记负总责、校长牵头抓、分管领导具体抓、食堂负责人抓落实”的责任体系,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,将责任细化到每个环节、每个岗位,杜绝“责任悬空”。同时,通过党组织引领,建立“党员示范岗”“党员监督岗”,让党员在食材采购、加工制作、餐具消毒等关键环节亮身份、作表率,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员绷紧食品安全之弦。
以党建强化监管效能,打通“监督不到位”堵点。 民办校园分布散、类型多,传统监管模式难以实现“全覆盖、无死角”。要发挥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,构建“校园党组织自查+教育主管部门党组织督查+市场监管部门党组织联查+家长党员代表协查”的多方联动监管机制。校园党组织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,建立问题台账,实行“销号管理”;教育、市场监管部门党组织打破部门壁垒,联合开展专项检查,聚焦食材采购索证索票、食品留样、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重点环节,对违规行为“零容忍”;邀请家长中的党员代表参与日常监督,通过“家长开放日”“食堂体验日”等活动,让家长走进后厨、了解流程,形成“阳光下的监管”。此外,依托党建信息化平台,推动“互联网+明厨亮灶”全覆盖,实现食材溯源、加工过程、检测结果等信息实时共享,让监管更精准、更高效。
展开剩余34%
以党建凝聚共治合力,破解“单打独斗”困境。 民办校园食品安全不是“一家之事”,需要凝聚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等多方力量。要以党组织为纽带,搭建协同共治平台:校园党组织加强与家长委员会的沟通,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座谈会,倾听家长诉求,及时回应关切;联合社区党组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讲活动,通过主题党日、志愿宣传等形式,向师生、家长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健康饮食常识;联动行业协会党组织,为民办校园食堂管理人员、从业人员提供专业培训,提升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水平。同时,发挥党组织的宣传引导作用,通过校园公众号、宣传栏等渠道,宣传食品安全先进案例,曝光典型问题,营造“人人关心、人人参与、人人监督”的良好氛围。
民办校园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唯有以党建为引领配资导航,把党的领导贯穿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各方面、全过程,才能破解民办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中的难点、堵点问题,构建起“责任无缺失、监管无盲区、保障无漏洞”的安全防线,让民办校园的师生吃得放心、吃得健康,为民办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。
发布于:陕西省